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2章 七夕节

七夕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,起源于女郎织女的故事,在唐朝杜牧就写了很多首表现七夕节的诗句,其中《秋夕》: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
这首诗句广为流传。

书院放学,华泽和胡成化两人就来杨氏油条店里找柳鹤了,知道华泽他们的来意后,杨碧月扭扭捏捏的凑到柳鹤身旁,说道:“公....公子,晚上店里也没什么事,带我去好不好?”

一听到杨碧月说这话华泽就拍拍胸脯说道“没问题,碧月姑娘走吧,一起去!”

杨碧月看向柳鹤,公子说去她才能去,“那就一起去吧!”

杨碧月开心的拉了一下公子的手,突然想到了什么,立马放开,脸色立刻红晕上脸,害羞的不敢看柳鹤。

还好华泽和胡成化没有看到这一幕,否则华泽会伤心的落泪。

四人坐在华泽的马车上,朝着杭州城的庙会驶去,每到过节的时候最热闹的自然就是庙会了。

四个人都没有吃晚饭,到庙会的时候天色早已暗了下来,庙会里面却是灯火通明,人潮汹涌。

四个人下了马车,沿着庙会一边拿着小吃,一边走,四个人一路走来,柳鹤一路付账,都是十几岁的同龄人,都爱吃都爱凑热闹。

庙会里面到处都是摆摊的商贩,有卖羊肉串的,比后世的羊肉串大多了,可惜店家也没有孜然粉和辣椒粉,味道就是放了盐,咸咸的,柳鹤吃不习惯,但是杨碧月很喜欢吃,看着公子不吃,也就不客气把柳鹤手上那三大串也吃了。

既然还有卖煎饺的,可惜没有看到卖生煎包的,不过煎饺的味道可是很不错,一人五个吃的不亦乐乎,价格有点贵,一个煎饺一文钱,不过比后世的更大。

有卖花灯的,就是点燃放进河里的花灯,有卖女人首饰的,有卖毛笔的,各种各样的都有,整个庙会里面人挤人,到处都是商贩的喊叫声,柳鹤还看到了几个胡人,金人,平时看不到的各种奇异人士纷纷现粉墨登场。

七夕节又名乞巧节,杭州城的七夕节两个重要习俗,一个是结婚的人便是种生求子,怎么个求法?

在七夕节前两天将黄豆浸泡,等它长出敷寸的芽,再以红、蓝丝绳扎成一束,称为“种生”,借以求子。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,甚至以巧芽取代针,抛在水面乞巧。

还用蜡塑各种形象,如牛郎、织女故事中的人物,或秃鹰、鸳鸯等动物之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