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8章 生煎包

《卖炭翁》

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

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
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
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
这首诗句是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所写,讲述的是一个卖炭翁的故事,也是木炭第一次在唐朝绽放其魅力,中华民族冬天烧木炭的习俗拥有上千年的历史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木炭来取暖。

为什么想到木炭?因为柳鹤想把后世的生煎包做出来,店里只卖油条、豆浆、包子很容易让人吃腻,如果有个生煎包那就完美了。

生煎包可是纵横江南几百年,也是后世杭州上海最着名的小吃,想要做生煎包就需要生煎锅,宋朝自然是没有生煎锅的,普通的炒锅可不行,生煎锅必须是平底的,宋朝平底锅也是没有的。

柳鹤按照后世平底锅的样子,画了一幅草图,拿给铁匠铺的老板看,要其按照画的图纸制作一个平底锅出来,平底锅的工艺倒是不难,就是中间一块铁板,四周铁板凸起一点就可以了,有了这个平底锅不仅能够做生煎包还可以做煎饺。

除了做一个平底锅之外柳鹤又拿出了一张草图,草图上画着一个铁桶,这其实是后世九十年代家里烧煤的媒桶,上面可以放水壶烧水,也可以放个锅炖汤,里面就是放几块煤进去,当然宋朝是没有煤的,但是有木炭,放木炭进去效果依然不错。

有了木炭桶,上面放一个平底锅,就可以做生煎包煎饺了。宋朝的匠人技术还是很高超的,两天之后柳鹤就看到了已经做好的平底锅和木炭桶。

拿着平底锅柳鹤去找旁边的木匠师傅,要求师傅帮平底锅做一个小盖子,有盖子的话做生煎包的时候速度会更快。

拿着东西回到店里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淡了,店里也没什么客人了,杨碧月看着公子拿着这两个奇怪的东西,很好奇上前看了看还是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,柳鹤跟她说道:“把店关了,去我家吃饭!”

去公子家吃饭是杨碧月母女最喜欢的事情了,想到又有好吃的,杨碧月自然是高兴,跑着去后厨看着正在搞卫生的娘亲说道:“娘,好了没?公子让我们去他家吃饭!”

彭氏看着杨碧月一脸高兴的说道:“你这孩子,娘马上就好!”

过了一会彭氏也把厨房卫生搞完了,三个人拎着东西朝柳鹤家走去。

到了家中之后柳鹤让彭氏负责生火煮饭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